很多时候,使用本来不具备磁性的304不锈钢废料生产出的铸件制品却会出现微弱磁性,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?
主要原因有两点,第一个是制品的化学成分当量没有进行合适的控制,通常生产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会将镍含量控制在尽可能低的下限,也就是在8.0-8.2%区间范围,而铬与镍比值达到相应数值时,该不锈钢产品的金相组织中会生成一定量的铁素体,而铁素体是具有磁性的;这时如通过1050-1080℃固溶处理完全能将铁素体溶进奥氏体组织从而除去磁性。
第二个原因是冷加工硬化,奥氏体不锈钢在进行冷加工时会生成形变马氏体,形变马氏体会增加不锈钢强度,但形变马氏体是具有磁性的。当然也可以使用固溶处理或退火来除掉形变马氏体,不过如此一来该不锈钢的强度也是下降。
如果既要确保冷加工强度,还要保持弱磁性甚至没有磁性,可使用以下的去磁方法。
其一是依据相图原理,减小铬/镍比值,特别是要增加镍锰等元素含量到上限。在冷加工前做上限固溶处理,在确保表面的前提下控制晶粒度为4级;能够减小冷加工后的磁性。
其二是通常304不锈钢在冷加工后均有一定的微弱磁性。通过敲打或别的方式冲击,能让其中的奥氏体组织转变成为马氏体组织,这时就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磁性。当加热至1050℃,随后水淬激冷,能够去除磁性。
这里面需要了解的是铬/镍达到相应比值指是这两个当量的比值。当铬当量/镍当量低于0.9达到单项奥氏体时,不锈钢就不具备磁性了。所以从这方面能看出通过添加镍、锰、氮,或是减铬、硅元素均能达到去磁的目的。